女裝 | 
2007年04月18日 13:32 Posted by Ryan    評論(2) |  收藏
TAGS: lifestyle    
FTD關注生活方式。

時尚和生活,是內容和形式。生活方式承載著時尚概念使你擁有城市上空的一塊自留地,你有你的活法。以下美文《周末不插電》來自于FTD的contributer之一Ryan,感謝來源于"龍旗下"的時尚生活概念。



提出"地球村"概念的麥克盧漢,曾把媒介總結為"人的延伸"——媒介充當了人的大腦、耳朵、眼睛、鼻子和四肢,從而使人能夠感知周圍的世界。同時在他的理論中,媒介代表了技術的革新,如今,他的預言已成為現實。

我們發現,IT在漸漸統治這個世界,我們已不知不覺被電子產品主宰。已經無法想象如果沒有移動電話、電視、電腦、網絡、MP3、GPS、3G或者WIFI,反樸歸真的我們是不是會喪失視覺、聽覺、觸覺甚至愛情,我們依賴于有線或無線的科技產品,或多或少地患上了現代科技強迫癥,如果突然砍掉我們的手腳,斷絕我們的視聽感知,我們是殘廢,還是找回自我?

>>>不插電之危言

我們可以永遠不下床?

你要做更多的工作,消費更多的娛樂和信息,只是因為你能夠,而不是因為你需要。
或自愿或被迫,現代人多少都做了"數碼敗家子"?;ɑňG綠的電子消費品,從筆記本、數碼相機,到PDA、iPod、MP4、PSP、NDS、XBOX,個個都戴著"不可或缺"的帽子,堂而皇之地侵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空間,恨不得霸占住我們全身上下每一處有知覺的細胞。以前只是高喊要占領客廳,但隨著設計越來越袖珍化,它們愈發招搖地進駐臥室,留戀床笫,有人摟著黑莓手機睡覺,有人抱著筆記本電腦上床。不久前的《紐約時報》上有一個筆記本電腦三角戀的故事。一個叫史密斯的網絡雜志編輯,37歲,喜歡在床上工作,有時候凌晨兩點還抱著筆記本電腦在床上寫博客。"坐在床上,抱著筆記本電腦,半夢半醒地喝著咖啡,寫著博客,有一種難以言語的愉悅感。 "這樣的嗜好令他妻子十分反感,影響了10年的夫妻感情。英國一本時尚電子雜志《T3》最近隆重推介了一款奢侈的高科技床,內置了液晶電視、網絡端口、音響系統、飲料壁櫥,以及按摩器,"我們也許永遠不會下床了",但這樣完美的床,想來卻有點毛骨悚然,最好還是別爬上去。

一個簡單的問題是,我們真的需要這么多高科技嗎?你真的需要隨時隨地帶著手機,唯恐人們不能找到嗎?為什么手機就不能只是手機,而非要在手機上聽音樂、拍照片、看電影呢?我們真的需要事事求助于Google、WIKI嗎?逃離鼠標和鍵盤真的那么困難嗎?

歷史證明,文化的反思總是跟不上技術的革新。上世紀50年代飛速發展的高科技,如核武器、電視,直到上世紀60年代才有人開始反思它們種下的惡果。同樣,上世紀90年代流行開來的計算機、互聯網、手機,也要到十年后,人們才開始看到這些技術帶來的文化和社會突變,安全隱患、隱私、色情泛濫等問題接踵而來。人人都聽過"無紙化"的承諾,但事實上這些年來計算機耗費掉的紙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雖說計算機數百倍地提高工作效率,但你隨時都可能遭遇BUG、系統崩潰和電腦病毒。在未來,虛擬現實技術也許可以模擬人類的一切感知與情感,按照路透社的說法,一位新加坡的科學家正在研究一種"虛擬擁抱"的技術,還有什么比在網上得到一個虛擬的擁抱更可悲?一直以來美國的那些頂級大學實驗室不遺余力地研究怎么將電子芯片注入人體的神經中樞,終極目標就是讓人可以利用芯片與數字設備交流,成為能直接連接到機器上的生物。這不是《黑客帝國》式的幻想,而是行之有效的商業項目,美國軍方已經研發出半人半機器的士兵。還有生物學者與未來學者混合在一起的危言聳聽,按照他們的"科學"論證,一旦人們習慣了在手機那么個巴掌大小的地方寫信讀E-mail,總有一天會進化成巨眼怪物,并因手指運動過于劇烈而導致前臂畸形發達。

"拜技術教"一旦走火入魔,會讓人心生恐懼,所以有人干脆退回到舊的生活方式里去,原來那么多舊技術都是可留戀的。膠片、留聲機、機械表,它們的質感、堅固和手工感都是數字替代品所不具備的。留聲機里播出來的音樂比iPod耳機中的音樂要溫暖,再高級的數碼相機也難以捕捉到女孩子眼中一閃而過的流光,秒針輕輕劃過舊鐘表的表面,仿佛能比手機屏幕上的數字更好的捕捉時間的本質。其實,無論對技術的追逐或厭棄,很多時候都是一種無奈。

現在開始,拔掉所有插頭!

一次周末閱讀啟發了我們的覺悟——英文版《TIME》雜志進行了一次不插電周末的專題探討。不插電,一個本來發源于電子音樂領域的詞匯,現在被借用到我們的生活:如果我們在某個周末離開所有電子產品,是否還能按部就班地從容生活?

離開電視的運動早在30年前的美國就盛行過,但最終沒有阻擋科技全方位滲透進我們生活的腳步?,F在,世界各地都開始有人組織"周末不插電"運動:找一個周末,拔掉生活中所有插頭,切斷一切電源,不玩電腦、不看電視、不吹空調、不煲電話粥……所以我想打開朋友圈子的生活做一次實際旅行,召集曼徹斯特、紐約、廣州、上海四地四位典型的電子產品依賴者,完成一次實實在在的"周末不插電"試驗,然后讓他們記錄下自己的行動和感受。這不是一次文字游戲,而是一次現實主義的樸素行動,是真真切切的親身體會。

國內有一對看《迷失》、《越獄》等熱播美劇看得暈頭轉向的白領夫婦,也已在自己博客上發起"周末不插電"的號召,當即就有40多人響應。就像每個人都鐘愛高速跑車一樣,總是喜好不斷增加刺激和物質滿足欲,似乎只有不斷追求技術進步,才意味處在時代的最前沿,是這樣嗎?

>>>不插電,我們去哪里?

試驗地點/廣州
試驗對象/ 郁郁周(生于1981,在廣州從事IT業)
試驗對象所擁有數碼產品清單: IBM 筆記本電腦、SONY HD5 MP3、MOTO手機、NIKON數碼相機、PANASONIC吹風機

一次中世紀的午后

高科技令所有男人都成為超人,所有女人都成為超女。那被高科技的便利和神奇埋葬了的古典,它必須應該偶爾浮現一下……

我是人工智能。我長著千里眼,順風耳,整天鉆天入地,還長著至少四只手。

你可別以為這是吹水(廣東話,吹牛的意思),其實你和我一樣,都是人工智能——高科技令所有男人都成為超人,所有女人都成為超女。

不過這個周末不插電,我此刻是原始人。謝天謝地,卸掉"假眼"、"假耳朵"、"假肢"后,我還活著,僅用這具肉身依然可以行走和思考。

不煲電話粥,不上網掛著,我決定呆在家里閱讀。想想看,我就是那中世紀捧書閱讀的少女,跟西方油畫里一模一樣,讀著情詩,用食指翻過一頁又一頁,春心萌動。這可真古典??墒?,可是——廣州還熱著呢,不是北方的"秋高氣爽讀書時",習慣了22度空調的我怎么能汗流浹背地扮古典少女呢?

還是外出吧。我要去看望一個住在郊外的朋友。那是嶺南的鄉村,小洲村,跟北方不同。頂著烈日,背著錢包,我出門了。沿途經過各種小賣部。這里的售賣終端實在太發達了,7-11,C-STORE,還有眾多的"士多"店,他們提供的食物和飲料使我能夠沒有趴下,終于,至少步行了5個小時,抵達朋友的門口。門是關著的,她(他)外出了。

可是這真浪漫。不是嗎?

我并不沮喪,就那樣心甘情愿地等下去,坐在樹蔭里,怡然地關注她(他)家附近所有的日常生活場景,過往的當地土著都長著典型的嶺南人五官。也可能看到小昆蟲打架,南方的昆蟲跟北方又有不同,比如他們的蟑螂體形格外龐大。

我就那么并不焦急地等著。因為認命,就不會像人工智能們那樣頻頻打電話發短信催問??柿说臅r候,就喝點在路上買的瓶裝黃振龍涼茶(當地熱門飲品),這樣就不會中暑。

然后,在傍晚,在我就要起身離開的時候,她(他)出現了。

她(他)那一刻的表情非??蓯?。我想她(他)被喜悅和驚訝沖昏了頭腦。是這樣的,僅僅因為沒有事先通知,她(他)的喜悅至少上漲了3倍,她(他)甚至羞澀地擁抱了我。是這樣的,我可以想象她(他),正像想象我自己——倘若一個朋友這樣到達我的門前。
這實在太古典了,無法不心動。

那被高科技的便利和神奇埋葬了的古典,它必須應該偶爾浮現一下。因為喜怒哀樂這些個情感的東西,只覺得被高科技削弱了而不是加強了。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那些個終極情感,古典的面對面方式更適合表達。

>>>不插電,我們去哪里?

試驗對象/ 阿SAM(一個真情記錄自己城市生活的攝影師)
試驗對象所擁有數碼產品清單: iPOD、CASIO電子表、SONY數碼相機、NOKIA 5500手機、SAMSUNG X05筆記本電腦

不插電 不單身

少了電子產品的我似乎連生活也開始變得迷離,不帶手機出門于是口袋里多了一包香煙,一個人走在上海的秋天里發現自己應該去酒吧喝一杯。

一首關于上海的歌詞里反反復復唱著"穿過復興南京還有淮海路,莫名的好孤獨",聽上去似乎寫著上海的浮華世故,寫著上海特有的孤獨,這是上海這座城市的精髓,不比《長恨歌》里的哀綿,不比王家衛的光鮮。

上海年輕人如何過周末,唱歌在錢柜,跳舞在復興公園的park97,購物在淮海路,似乎只要聚會,出來玩這三個地方都逃不了,每個人都會問上哪吃飯,去哪玩,不知道是城市太光鮮還是城市的節奏已經跟不上年輕人的步伐。

除了吃吃喝喝外,似乎生活突然變得單調乏味,吃慣了上海菜不如換點刺激入味的泰國菜,呆久了同樣的PUB不如換點現場輕松的酒吧,然后呢,其實不插電也許一樣可以過得"有聲有色"。

少了電子產品的我似乎連生活也開始變得迷離,不帶手機出門于是口袋里多了一包香煙,一個人走在上海的秋天里發現自己應該去酒吧喝一杯。我一直覺得我不是能夠在酒吧邂逅女子的男人,除了不愛多說話外常年的室內寫作讓我精神變得有些疲倦。

一杯長島冰茶入口,頓時來了興致,脫離了隨身電子裝備外更加的迷戀PUB的這般電音迷離。

MAY是我的一夜情朋友,長發,愛抽煙。喜歡晝伏夜出,我們有穩定的性關系,不彼此干涉彼此生活。晚上巧合在酒吧遇見她,獨坐在酒吧一角。MAY過來借煙,如同我們第一次相遇。

MAY問我為何來喝酒不約她,我笑著說我來酒吧連電話都沒帶,MAY說那你今夜肯定是想找美女相陪了,我笑著喝完我的長島冰茶,搖搖頭。其實我一直知道MAY是喜歡我的,男人有時候好愚蠢,總愛在被喜歡的人面前周旋,如同MAY一樣。她從來不主動打我電話,她知道我一切的生活習慣,當然也包括不帶任何電子產品出門。

兩杯酒后,我覺得有些頭暈了,MAY問我要不要先回去休息。我看了MAY一眼,要MAY做我的女朋友,May抱著我同我一起回家了。從一夜情成為女朋友其實有時候只是一路之差,有的時候會覺得好遠,有的時候卻又好近。而這個不插電的夜晚,我終于不再單身了。

>>>不插電,我們去哪里?

試驗地點/曼切斯特
試驗對象/鮑磊(青島人,目前在英國學習建筑)
試驗對象所擁有數碼產品清單: 蘋果電腦iMac G5 / 蘋果MP3 iPod mini / Sony耳機 / F1 Dslr / Nikon D2x數碼相機 / 打印機

獻身!電子功能的拋棄與再生

我在一個café shop經歷了我一生中一人獨處的一個有趣下午……

看著我的桌子:iMac, 我獲得資訊和作圖的工具——我的腦子;iPod Mini, 讓我放松,去"另外一邊"(藝術家LS. Lowry語,指"彼岸") 的工具——我的耳朵;Mobile phone, 讓我和朋友及家人保持聯系——我的嘴;Nikon D2X DSLC數碼相機, 紀錄我的眼睛看到的事物——我的眼睛。

突然,我被問到如果這個周末不插電,你會去做什么?我一時語塞,長期習慣于電子生活的我面前突然間浮現出大自然的畫面,可這好像在說自己是個瘋子一樣,我現在身處一個充滿喧鬧和躁動旋律的城市——曼徹斯特,我該如何是好?

"Hey Lei, you must be joking!" (你一定是在搞笑) 這是我把這個想法告訴朋友時他的反應。"我可不敢想象沒有電腦和電話我還能做什么,如果我女朋友打電話找不到我,她會劈了我的。"
這就是年輕人的問題,其他的不說,女友還是在很重要的地位的。就象這樣我問了幾個朋友,大致如是的回答是很多的,基本是說不可能。 但也有積極的人,他回答:"我會吃睡整整2天,當然還有去酒吧。"
所以我不把希望放在他們身上。

在建筑的學習中有個很重要的術語"context"(?????).這個詞會一直貫穿于設計的始終,也是建筑師首先要研習的。簡而言之就是要考慮設計與它所依存的環境間的關系,如何使建筑同時在精神和造型上融合于環境。如果以思考建筑的辦法來對照我現在的狀態,是什么樣的呢?一個存在于曼徹斯特的東方個體,在失去大腦、耳朵、嘴和眼睛的情況下,如何與既有的context去融合?
于是在不插電的那兩天里,我在一個café shop呆了我一生中獨處的一個有趣下午。點了一杯喝的后,我是把大多數時間用在觀察和記錄人們的行為上。有的人坐在靠窗的座位,有的卻喜歡在昏暗的燈光下聊天。而最有趣的算是觀察人們的行為軌跡,可能也是因為所學的緣故吧??粗煌娜藦倪M入咖啡店,找座,與人避讓,去吧臺買食品,中途去衛生間,直到離開。他們在畫著一個個不同的軌跡, 有的是曲線,可能時間對于他來說是充裕的,空間上的冗余的位移是他表明自己的禮貌和對時間的享受;也有的是有著尖銳折角的線條,從進入這家店的那一秒他就有著明確的目的,沒有過多滯留在空間上,而是用最實際簡單的路徑達到目的地。在充滿香煙和咖啡香味的房子里,我看著他們的運動,用筆記錄在畫本上,思考著空間的劃分和整合是如何影響他們的:如果把桌椅的位置變化一下,是否剛才曲線和直角線仍會碰頭;或是改變吧臺和衛生間的位置,讓他們一進來就更加明確空間的劃分和功能性。無數的幾何模型開始在腦中位移,分散,然后重組,形成一個個不同的方案。音樂在這時,如同催化劑般讓這一切更有規律地變化著。音樂的旋律模糊了整個嘈雜的環境,使他們統一為一個整體,表達出安靜與喧鬧的矛盾和融合,然后在高潮時達到事物原本的狀態。也是在這樣的高潮中,讓我的視線里只有人們運動的軌跡。

我在圖書館時,用的是另外一種情緒去對待"停電"的狀態。與以往忙碌查找資料的狀態完全不同。只是把一些以前看過的書放在桌子上,大腦便飛速運轉了——
建筑最初的用途只是制造一個人來居住的空間上的盒子,也就是說實質是形式符合功能,就好像人類最初猿類狀態的性交是為了繁育后代,當人類及其情感發達到一定程度后,還會有愛的定義被灌入其中。但是回想起之前看過的英國社會話題談論節目,題目是"I hate my sister selling her body servicing sex" 。這樣的性交已經失去了它最先有的意義,如果那個女孩因此懷孕,帶來得更多是恐慌而不是延續下一代的喜悅。在現在一個高度發達的社會,物質的量化過程會讓人忘記很多東西原本的功能。再說科學家預言人類的發展會是人與機器結合的過程,這讓我想起以前看的日本動畫《Ghost in the shell》和美國大片《Matrix》,到底在追求更先進和人類本質中,哪個更會影響人。這個話題在《Ghost in the shell》中以一個很tricky but sharp的方式預告人們, 影片是以機器智能化,意識到了他們存在的ghost 即靈魂,然后獻身消亡的方式來拯救人類的劇情結尾的,然而貫穿影片那些異體化的人類卻在始終彷徨于靈魂存在的真實性。這樣的反差更多的說明了在現今社會,人們對無限發展下自身原始功能和生活狀態的迷茫。就象我,在一直把那些電子設備當作我的腦、眼、鼻、耳、嘴,當突然失去他們時的恐慌。

然而反觀現代建筑的發展,只是把科技作為一個工具把了。所謂現代建筑是要作出符合現今的文化,政治,經濟和科技的,全新的形式。這樣比起來想,我這樣忘記科技真正功能的人來說,是那種變態的建筑,或者說不是符合現代建筑理念的建筑。好在,在我坐在咖啡店,圖書館,飛速的運轉大腦時意識到了這些。

這是我現在想說的,我拿起電話給朋友打了個電話:"我們出去喝一杯吧,累了。"

試驗結論:不插電有助于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沉迷于電子產品,大概是現代社會缺少哲學家真正原因吧。

>>>不插電,我們去哪里?

試驗地點/紐約
試驗對象/方俊之(未來傳媒人,國際關系專業,業余時間在紐約一家華裔電視臺實習)
試驗對象所擁有數碼產品清單: 電腦2臺IBM X23/A31/電視機2臺RCA, panisonic/手機sanyo scp-200 / 數碼相機2個Minonta、Konika XG、Cannon S315/掃描儀Epson 2580、打印機HP 3980

回到最初的紐約

不插電,我們也許只能短暫地、試驗性地逃離,卻無法擺脫既有的數碼生活。

已經記不得沒有這些電子產品的日子了,現在每天每天就這樣被他們的便利用途和輻射包圍著,自己的和別人的。忘記帶手機會覺得不安,不踏實;到家之后連忙跑回辦公室去??;一個朋友沒有帶GPS,開車的時候經歷場場迷路,在曼哈頓的水泥叢林在自己面前反復出現三次之后,把20分鐘的路程擴大到一個多小時,從皇后區到了曼哈頓。

不插電,只是,對我們常規的生活的一種暫時脫離吧,不論被動的還是主動的。朋友突然被召去參加一個有關政治敏感話題的小型會議,身上所有的電子通訊產品都被沒收,兩天中被動地同我們終斷聯系。一瞬間這個人就從MSN,google talk上同時消失;電話,短信,語音留言都聯系不到。幾個開會的人,也都在擔心自己的朋友,親人找不到自己,惶惶不安。不插電的兩天,出來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查未接電話和未讀短信,然后把他們被迫斷電的經歷以郵件、電話、留言、短信的方式第一時間通知每個找不到自己的人。如果這當中有哪個人碰巧養了一只idog或者ifish,多半也已經寂寞地睡過去了。

夏天時自己和幾個朋友安排了一次不插電之旅,到波士頓附近一個叫Cape Cod的島上度過周末,開始也不是徹頭徹尾的不插電,后來發現沒有帶手機充電器,就偶然的百分百不插電了。也算得上是一次輾轉的旅程,頗有憶苦思甜的意味。從紐約要乘4小時的車到波士頓,然后搭乘一早的輪渡三小時后到達Cape Cod。這座島其實是全紐約最有名的同性戀度假區,夏天的周末旅店生意格外興隆,我們只得訂了一個位于山頂的青年旅社,沒有電視,沒帶電腦,沒有網絡,幾個人就在這個街道窄窄、兩邊布滿各式工藝品店的島上,沿街一家家地逛下去,各種各樣的小吃店一家家吃下去。站在海邊聞著久違的腥腥的味道,想起了在家里常吃的海鮮,因為西餐的烹飪方法不同,在島上終難一飽口福,以至那天晚上做夢都在吃海鮮。清晨起床,站在屋外,呼吸到了青草的氣息,去小店吃早餐,和朋友設想是不是可以不回到城市,也在島上開個工藝品店,感嘆生活是否真的可以如此簡單呢?

科技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便利的生活,但是否也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復雜起來了呢?去年班上一個同學的調查項目就是通過問卷探討手機、黑莓這些產品承載的媒體內容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樣的改變,調查人群中有超過70%的人認為移動電話、短信、電子郵件、黑莓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忙碌了。但是,就是這些電子設備把我們緊緊捆到了一個社區當中,我們在社區中與其他成員交流溝通,形成自己和他人的區別,根據自己的需要將這個社區伸縮,google讓你的社區擴大到地球的另一端,msn讓你同辦公室的同事在工作時間說悄悄話。我們的生活與手機、電腦、網絡、無聊電視節目和諧統一,不可分割。不插電,我們也許只能短暫的、試驗性地逃離,卻無法擺脫既有的數碼生活。

制作人/龍旗下
插圖/雪茹
攝影/鮑磊 方俊之 阿SAM
部分小圖片取自《紐約時報》

 評論 | VOICES
  1. 匿名:在繁華的大都市,給自己一片自留地,給自己一個空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活在自我陶醉的空間中,不要在乎別人怎樣看你。 
    2007年4月18日 17:42
  2. 匿名:也想試試不插電的感覺! 
    2007年4月19日 18:31
 發表評論
認證碼:
匿名發表

 相關的文章
"觀潮"共有50篇與該文章相關的內容。(查看全部),以下顯示其中最新文章5篇。
on September(9月)18, 2015 at 12:13 AM | Posted by XOXO
9月15日,優談旗下人魚線減肥神器APP在上海金外灘國際廣場The ME麥汀召開發布會,優談人魚線營銷副總裁顧星攜手三全鮮食市場總監楊志共同宣布:人魚線與三全鮮食達成戰略合作,強強聯手推出健康安全、營養均衡的人魚瘦身餐。預計下月初,雙方聯合研發的“人魚線瘦身三全鮮食”就能在人魚線減肥神器APP與三全鮮食APP上實現一鍵下單,專門針對減肥的健康人魚餐將實現落地量產,定點取餐。與此同時,業內首次創新的人魚線瘦身塑形媒體體驗班也正式啟動。 (查看全文)
on August(8月)31, 2015 at 14:49 AM | Posted by XOXO
地球上最炫目的彩色派對——“彩眸隱形節”即將在2015年9月25日于上海盛大登場!這是史上最盛大的隱形眼鏡派對,在會場你將看到無數時髦的潮人佩戴各款新奇有趣的隱形眼鏡,聚在一起閃耀美眸!這更將是最彈眼落睛的彩色風暴節,馬拉卡色、鮮艷色彩匯合成從潮人眼中閃出的光芒! (查看全文)
on August(8月)25, 2015 at 19:08 AM | Posted by XOXO
作為在國際上極富盛名、尤其受到金融界企業青睞的彭博一英里接力賽將在10月15日首度登陸上海。在今日舉辦的賽前新聞發布會中,賽事組織方Square Mile Sport董事總經理Nick Keller將接力棒交予彭博中國總經理黃儀全先生及各位賽事合作伙伴,宣告彭博一英里接力賽上海站全面啟動。 (查看全文)
on August(8月)17, 2015 at 15:33 AM | Posted by XOXO
近日,一款名為駕道App的軟件悄然上線,在玩車族中迅速刮起了一股潮流旋風。2015年8月15日,路騁國旅(股票代碼:831320)旗下全資子公司上海去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于上海世博大舞臺舉行了盛大的駕道App上線發布會。當天,品牌方高層、主流汽車及時尚類媒體、車友愛好者代表等出席了活動,在萬眾期待中一同揭開了這款“好看、好玩、時尚”的車友社區App的神秘面紗?,F在,用戶可通過各大應用商店搜索“駕道”,下載客戶端。 (查看全文)
on August(8月)11, 2015 at 14:37 AM | Posted by 李儀
色彩豐富的染發造型成為近來崇尚時尚個性的年輕人熱衷嘗試的新鮮事物。在社交網絡上,包括夸張的彩虹染發在內的各式發型讓人打開眼界,而讓人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非常符合夏日情懷的粉發造型。相比于前一段時間正流行的“奶奶灰”,這傲嬌的粉發設計更是突顯出了對于時尚的敏銳力和獨特的個性。 (查看全文)
互聯網 觀潮網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網店
  • NET-A-PORTER | 頂級奢侈品電商,時尚終極向往
  • LUISAVIAROMA | 歐洲電商首選,價格含關稅清關費
  • Farfetch發發奇 | 海量時尚單品
  • 24S | LVMH旗下奢侈品電商
  • MYTHERESA | 德國奢侈品電商
  • SHOPBOP | 美國品牌網購首選,免費國際快遞,輕松退貨
  • REVOLVE | 美國潮流電商,支持支付寶,50美元免郵
  • Saks Fifth Avenue | 美國頂級百貨店Saks的購物網站
  • SSENSE | 加拿大設計師品牌電商,支持支付寶,一價全包
  • EAST DANE | SHOPBOP男裝電商,免費國際快遞,輕松退貨
  • ASOS | 英國高街購物網站,潮流品牌匯聚
  • 網購網址大全 | 觀潮網推薦的購物網站列表

Copyright © 2006-2016 FTD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關于觀潮 | 聯系觀潮 | 隱私保護 | 加入觀潮 | 網站地圖 | 移動版
本網站原創內容(文字、圖片)受法律保護,“觀潮”歡迎引用,但請注明出處。
獲得最佳瀏覽效果,請升級至IE8或更高版本 。滬ICP 備 06058678號-1
被夫上司侵犯了中文字幕-国产97成人亚洲综合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爽爽v在线观看无码-成人午夜无码影院视频在线观看